分子节律与代谢研究所成立于2020年10月,聚焦于药物行为、疾病活动及代谢过程的节律研究,以吴宝剑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岐黄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现有教师4人,师资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生5人、在读硕士生30人。
本研究所主要围绕药物和疾病节律行为与分子代谢过程开展研究,旨在揭示药物行为的节律特征与机理,明确时辰性疾病的钟控机制,筛查具有调控生物节律的功能分子,获得可治疗节律紊乱性疾病的药物。共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粤莞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近年来共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其中IF>10论文18篇,包括Journal of Hepatology、Nature Communcations、Advanced Science、Hepatology、Science Advances、Theranostics 等期刊。主编出版学术专著《药物代谢与转运》《生物钟与药代动力学》《Circadian Pharmacokinetics》等。多项研究成果入选2018年中国药物代谢研究进展。吴宝剑教授连续四年入选了“全球2%顶尖科学家”(2020-2023,药学领域)。
本研究所实验平台配置膜片钳系统、液质联用仪(LC-MS)、Medusa脑电和肌电数据采集系统、动物跑轮Clocklab采集与分析系统、SMART 3.0行为学分析系统、多通道梯度实时荧光PCR仪、正置荧光显微镜、双荧光报告检测系统、酶标仪、凝胶成像系统、脑立体定位仪、微量注射泵、呼吸性麻醉机、体视显微镜、超低温冰箱、台式大容量冷冻离心机等仪器设备,可开展电生理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毒理学等方面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