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
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成立于 2013年 10月,坐落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楼 2层,占地约30000平方米。拥有 SPF 级动物房、细胞培养室及4500多万元的高端仪器设备。平台现为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联合单位、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研究所立足“中药来源于临床、回归于临床”的特色,围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开展药学创新研究与转化,致力于重大疾病(如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与转化研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研条件和多学科交叉优势,实现产学研高度融合和高效转化,为源于中药的新药发现及研发、疾病临床防治提供新策略、新方向。
研究所人员学缘多元,拥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现有全职成员31人,平均年龄37.1岁。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后2人。先后培养出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2人,岐黄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合作项目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合作项目 (延续资助)资助1人,“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1人,“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广东特支计划”卫生健康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人,广州市科技协会青年托举人才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1人。
自建所以来,共计竞争性获取纵向科研项目114项,科研总经费累计超一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52项,包括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项目、中央部委重点专项、省科技厅重点联合项目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43篇(IF>10,25篇)。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二等奖等7项。申请发明专利43件、国际专利8件,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27件。
学术交流合作方面,研究所先后与7所境外高校、4所境内科研单位、9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共享关系,共同参与平台建设与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