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中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06-28      来源:       点击:

中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

胜利召开


2024年6月26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大学城校区办公楼201学术报告厅召开。刘中秋副校长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努力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中药学院成长发展饱含着几代人的努力,非常不容易。党员同志们,作为先进代表,要以更加宏大的视野、格局和胸怀,在中药学院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力量,为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全体中药人要努力做到优秀,才能立足一流。学校人力资源部部长、中药学院前任院长詹若挺,非中共党员的学部、教研室主任应邀出席大会。


当前,中药学院广大师生党员正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百年校庆和建国七十五周年。此次党代会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引领广大教职员工以良好的作风奋进新征程,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岭南,扎根中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努力加快高水平中药学院建设步伐,勇担使命,团结奋进,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参加本次党代会的141名代表,是从全院19个党支部514名党员中选拔出来的。代表中,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一线代表占68%,学生占32%,女代表占48%,少数民族代表占2%。

中药学院党委书记张娟代表第九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加快高水平中药学院建设步伐 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大学建设中勇担重任 谱写新篇》的工作报告,大会由学院副院长白云龙主持。

张娟在报告中指出,2018年6月召开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以来,中药学院的发展极不平凡,极具挑战。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共产党员和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作为二级学院改革试点,有效推进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实践,凝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性成果,从传统院系建设成为充满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现代化中药学院。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基层党建持续创新创优,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师资队伍实力连年跃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坚持“以本为本”成效明显,研究生培养实现了质和量的提升,“三全育人”结出硕果。学科建设再上台阶,学科综合评价持续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交流合作更加开放多元,学院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以制度创新赋能一流学院建设。

张娟指出,2018年以来中药学院风雨兼程,也硕果累累,教学、科研、人才等多领域呈现“蒸蒸日上”积极态势,这些成绩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离不开省委以及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这些成绩是在历届学院党委班子团结带领全体中药人抓住机遇、接续奋斗的基础上干出来的,是一线教师、科研人员、教辅、科辅、管理人员以及我们的学生们日夜兼程、埋头苦干拼出来的。

张娟强调,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持续贯彻“1+5”作风建设总要求,大兴“八大作风”,进一步“转作风、重实干、开新局、争一流”解放思想再出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水平中药学院发展为目标,以九大建设任务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筑巢引凤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建设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创新机制,推动中药学、药学学科在高原上建高峰,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筑学院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新优势、新动能,与国家区域战略发展同频共振,凝聚力量助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交出优异答卷。

张娟强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我们输不起的战斗。“百年岐黄 逐梦一流”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是全体广中医人的共同追求。作为校本部最大的学院,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光荣,必须承担起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有力支撑的责任与使命,奋力书写中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决明”之视野,“参”之坚韧,“苓”之深潜,踔厉奋发,实干苦干,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建设贡献中药力量!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九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大会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第十届委员会。


撰稿:李翊菲

审稿:赵英日

审定:张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