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月27日上午,中药学院院长白云龙以“使命担当,守正创新,国际视野新中药人”为题,在大学城校区教学楼A506教室为2024级临床药学班同学讲授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课程以“使命担当”为切入点,白云龙强调,中医药学子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将个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大局。他援引屠呦呦研究员团队青蒿素研究成果及我校援非抗疟团队的典型案例,系统阐释新时代中医药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围绕"守正创新"主题,白云龙结合《黄帝内经》辨证论治思想对现代医学体系的启示,指出“守正”需深植经典理论根基,“创新”应立足科技前沿突破。以晋代医家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实践创新为范例,引导学生辩证把握传统医学现代化转型路径。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他特别强调培育国际视野的重要性。他建议同学们善用广州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跨境产学研合作等项目,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中药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白云龙引导同学们辩证看待技术变革,既要看到AI在各领域的增效作用,更要看到高水平技术人员的不可替代性。他指出高水平中医药人才需在掌握智能技术工具的同时,注重培养"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本次思政课为学生们指明了成长方向。与会学生纷纷表示,将牢记院长嘱托,努力成为"典籍功底深、创新意识强、国际视野广"的新一代岐黄传人。
(撰稿:顾航 审核:王建刚 审定:白云龙)

